如何吃坚果
发布日期:2025-02-04
点击次数:542
市面上常见的小袋装坚果,一般包括:夏威夷果、碧根果、巴旦木仁、开心果、扁桃仁、核桃仁、腰果、黑加仑干、蓝莓干、榛子仁等。
高血脂、糖尿病患者,更是要减量。
02
坚果怎么吃,才叫“适量”?提供深圳家政的港深家政分享,
根据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》(2022),建议成年人每天摄入大豆及坚果类25~35g。
对于6~10岁的学龄儿童,《中国学龄儿童膳食指南》(2022)建议,每周摄入50g坚果。
也就是说,坚果推荐平均每天吃10g左右。
10克的坚果有多少呢?
医生帮你算了算:
● 带壳葵花瓜子,20~25克(约一把半)● 花生,15~20g(7~9粒)● 巴旦木,8~10颗● 腰果,7~9颗● 核桃,2~3个● 板栗,4~5个● 夏威夷果,3~4个● 松子,40粒左右● 杏仁,8~9个● 开心果,8~9粒,这里说的是:每天可以吃的某一类坚果的量,不是说每天可以全部吃!!
当然,总有人会不知不觉吃多了坚果,怎么办?
做减法,从碗里减。
如果吃坚果超量了,那就减少每日食物总摄入量,并控制油的用量。
03
这4种坚果,一口都不要吃▽
购买坚果时要注意,这几种坚果不能买:
口味太重的坚果
盐焗核桃、炭烧腰果、奶油味夏威夷果……现在坚果的口味很多,但是特殊口味的调制,离不开糖、盐、油、香精等调料。
添加剂的加入,很容易把坚果类食品高钾、高镁、低钠这个大优点给抹杀掉,还会增加三高、肥胖的风险。
而且,口味越重的坚果,隐藏变质的可能性就越大。
△ 加工后的腰果。
有哈喇味/苦味的坚果
储存不当或长时间存放,会使坚果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发生酸败,出现“苦味”。如果食用量大,轻者引起腹泻,重者还可能损伤肝脏。
所以,吃到哈喇味/苦味的坚果时,要立即吐出来扔掉,并尽快漱口。
炒焦的坚果
像花生、瓜子等被高温炒焦时,原本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素,部分会转化为致癌的苯并芘、杂环胺、丙烯酰胺等物质。
霉变的坚果
坚果储存不当容易霉变,产生黄曲霉毒素,它属于1类致癌物。如果一次性食用过多发霉坚果或者长期误食的,可能损伤器官,引起中毒。
来源:生命时报微博
04
那么,哪些坚果推荐给孩子吃呢?
核桃
核桃素有“坚果之王”的美誉。
相较其他坚果,核桃具有更多高品质的抗氧化物质。
核桃中含有较多的优质蛋白质、不饱和脂肪酸、亚油酸、磷脂等,这些物质对宝宝大脑组织的发育是十分重要的。
此外,核桃中还含有丰富的钙、磷、钾、锌等元素,可维持免疫力,滋润皮肤。
板栗
板栗,是坚果中脂肪含量最低、淀粉含量最高的食物。
板栗鲜品中,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番茄和苹果。板栗中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和磷,也有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。
花生
花生,严格来说不算坚果,但营养成分类似坚果。
花生中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、脂类和亚油酸,亚油酸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的发育,还能增强记忆力。
花生中还含有多种维生素(胡萝卜素、维生素E等)、矿物质(钙、磷、锌、硒)、胆碱等。
不过,花生中嘌呤含量较高,不宜多吃,尿酸高或痛风的患者更要少吃。
松子
松子中富含的亚油酸、亚麻酸,是宝宝脑细胞发育的重要物质。
同时,松子中还含有较高的维生素E、钙、磷,这些都有力于宝宝的生长发育。
杏仁/扁桃仁
杏仁属于营养密集型坚果,含有的大量单不饱和脂肪酸,有利于宝宝神经系统发育,降低成人体内的胆固醇。
杏仁中的硒含量为坚果之首,硒与有害的铅、镉、汞等金属离子结合后排出体外,所以被称为“天然解毒剂”。
此外,杏仁中钙和膳食纤维含量较高,还含有大量的维生素E,有利于增强人体免疫力。
榛子
榛子不仅含有不饱和脂肪酸、维生素A原和多种维生素,而且还含有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,这在坚果的家族中是不多见的。
此外,榛子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,是坚果之冠,还特别含有β-植物固醇,能够增强免疫力、预防动脉硬化。
夏威夷果
夏威夷果油中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,能降低血压、调节和控制血糖水平。
维生素B1含量在坚果中名列前茅,碳水化合物和糖含量低,糖尿病患者也不用担心吃了升血糖。
开心果
开心果的钾钠比高,可维持血压和体内的水平衡、抗氧化,其维生素E都以γ-生育酚的形态存在。
开心果100克的热量为601大卡,建议每日摄取量:约10克,8~9颗左右。
腰果
与其它坚果比较,腰果热量稍低,但碳水化合物比例较高;脂肪含量比大多数坚果低;富含铁质,尤其适合孕妇。
提供龙华家政公司的港深家政分享,
尽量买原味坚果
坚果的微量营养素,多存在于坚果的外壳与果仁之间的包裹层。坚韧的包裹层一旦被除去,或者坚果被漂白,这些微量营养素就可能消失。
搭配着吃
各种坚果搭配着或换着吃。这样,营养更丰富多样。当然,一定要记住这个前提:总能量不增加。